华为携手哈萨克斯坦按下无人驾驶“加速键”,客流、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一处,激荡出澎湃的发展动能,中亚首条“无人驾驶”轻轨也正悄然启程,载着各色旅人驶向城市的四面八方。

两千年前,中亚以枢纽之姿横贯亚欧大陆,驼铃声声,在古丝绸之路回荡;商旅在此云集,货物川流不息。两千年后,驼铃渐远,取而代之的是纵横交织的智慧化轨道,将客流、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一处,激荡出澎湃的发展动能,中亚首条“无人驾驶”轻轨也正悄然启程,载着各色旅人驶向城市的四面八方。

在哈萨克斯坦,交通数智化是内外皆需

这条“无人驾驶”轻轨线路的诞生,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于外,哈萨克斯坦坐拥欧亚大陆核心腹地,作为全球唯一位处中、俄、欧、中东四大经济圈交汇点的内陆国,其枢纽使命与生俱来。于内,阿斯塔纳城市化进程加速,五年内人口将突破170万。若无大运量、高可靠的交通骨干网络支撑,可持续的高效发展终将难以为继。

正是因此,哈萨克斯坦持续加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在“中亚 Digital Hub”的总体定位中,致力提高国家交通容量,打造智能、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网,其城市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30年,公共交通使用率须从当前的41%提升至71%。这一目标不仅意味着运量的跃升,更是实现物流、数据流、客流高效聚合于同一网络,进而驱动城市进阶的先决条件。

微信图片_20250923115117.jpg

阿斯坦纳轻轨项目作为国际基础设施合作领域的标杆工程,诠释了跨国战略协作的共赢价值。该项目承建方中铁亚欧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依托全球化工程总包能力,运用国际先进工程技术体系,成功打造了具有示范效应的跨境基建合作样本。项目既契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又通过创新性建设方案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为提升当地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这条即将于2025年底通车的中亚首条轻轨,未来不仅为哈萨克斯坦市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运输服务,更让整个中亚乃至世界见证“速度与温度”并存的全新交通枢纽模式。

在哈萨克斯坦,城市交通需要一张智慧网

这条具有18座车站,总长22.4公里的中亚首条城市轻轨,被视为撬动首都交通效率的“关键切口”,承载着市民与城市发展的期待,让哈萨克斯坦在合作伙伴的抉择上慎之又慎:速度必须领先,运营必须稳健,乘客体验必须体贴到每一次刷卡、每一秒候车。哈萨克斯坦选择携手华为,使用行业领先的LTE-M方案建设,让列车全生命周期智慧在线运维。

走进这个“数智轻轨”的技术核心,高效低延迟与稳定可靠是最鲜明的标签。该方案通过A/B两张无线网络,承载CBTC、集群调度、车载CCTV、PIS等关键业务,提升轨道可视化管理、信号维稳、自动化管理、乘客体验等领域的服务保障,为中亚城市轨道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方向。

信号维稳安全可靠:华为提供无线基站、核心网设备及手持终端,实现正线、室内、车辆段等全场景无线业务覆盖。并结合车载设备,构建车-地-人实时通信网络,为轻轨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采用专属 LTE-M 1.8G 频段,避免公共频段干扰,并在高速运行中实现无缝切换,确保车地通信稳定可靠,降低长期运维成本。

自动化与效率提升:通过更高等级的自动化调度,缩短列车间隔,使整体运行效率提升大幅提升。当前华为数通方案覆盖办公自动化与公众Wi-Fi两个系统,助力18个车站及车辆段区域的员工高效快捷办公。

乘客体验优化:LTE-M 网络实现隧道、站台及列车全线覆盖,未来可为乘客提供稳定的车厢网络,保障移动办公、娱乐及上网需求。PIS 系统依托该网络,可精准推送到站提醒与实时信息,提升出行便捷性与舒适度。

不仅如此,为有效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LTE-M 方案前瞻性地预留了弹性扩容接口:当城市规模拓展、客流增长时,系统可灵活增配列车、提升运行频次,大幅降低后续线路升级对既有设施的改造需求与成本,实现智能化能力与城市发展的同步跃升。

当前,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正积极应对城市轨道交通升级挑战,并迈出了关键步伐。通过引入华为先进的数智化平台作为核心底座,该项目正稳步推进车地通信向新技术、新场景的演进,有力保障关键通信业务的高可靠、稳定运营,为构建高效、智慧的城市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奠定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AI的深度融合,“数智轻轨”将持续优化每一次出行体验,使之更加高效、舒适与愉悦,显著增强城市交通服务品质。这不仅服务于市民日常通勤,更将为哈萨克斯坦打造“中亚 Digital Hub”的宏伟目标注入强劲的数字化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