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13个省份,寻找无人机智能运检的答案(2)

  • 来源: 消费日报网综合 2019-08-20/16:50 访问量:

  • 由“有人”到“无人”

    在变电站内部署固定式无人机机场,在云端管理系统下达巡检任务后,无人机自主起降并实现精细化巡检,任务完成后,无人机被机场自动回收,巡检数据传回云端,并借助AI算法快速识别缺陷。

    整套无人机自主精细巡检变电站周边线路方案设计过程中,从无人机存放的环境安全,到无人机现场无人操纵情况下的飞行安全,层层攻关“无人值守”难点:

    【无人机存放环境安全】

    1、机舱本身IP54防护等级,保护舱内无人机不受一般雨水、灰尘破坏;

    2、工业空调,持续保障舱内适宜温湿度;

    3、智能机械臂,自主为无人机充/换电;

    4、UPS提供应急供电机制

    【无人机飞行安全】

    1、任务执行前的机场和无人机自检;

    2、无人机起飞前气象安全条件确认;能监测当前天气和预测任务期间天气情况,气象条件不佳时,无人机禁飞。

    3、无人机电量安全机制;起飞时,监测当前电量,预估作业消耗电量及返航所需电量,一旦电量降至返航所需电量,无人机启动返航机制;精准降落后,设置电量阈值,一旦低于阈值,机场即对无人机进行充电/换电。

    4、高延迟通信; 当遥控器与无人机通信不佳时,无人机启动悬停机制。

    5、无人机飞行避障机制;

    【无人机妥善回收】

    基于计算机视觉和RTK技术,实现无人机厘米级的精准降落,并由固定机场自动回收回机舱内。

    【远程智能运维】

    自研日志系统,支持云-边-端得日志汇总、持久化、可视化;基于日志数据积累和模式分析总结,提供从硬件到软件的整体远程运维支撑、快速故障排查、异常情况预测。

    由“一个变电站”到“多个变电站”

    【云-边-端】方案架构,有效连接中央管理系统、固定机场和无人机。云端中央管理系统负责任务的统一下发和巡检数据管理及多机场的监控,实现从一到多个变电站的统一管理,扩大智能运检的作业半径。

    在数据传输方面,响应计算机系统等级保护规定和国家电网及南方电网对信息安全的要求,可实现专网或内网部署。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赞(0)

    评论 {{commentinfos.data.total}}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