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用斜拍的,微微晃动的镜头,没有其他的附加灯光,只拍这满街的霓虹闪烁。霓虹在他眼中,活力,迷幻,华丽鲜艳,代表了这座城市的灵魂。
不单颜色、光线能表情达意,用光也大胆。
《东邪西毒》里,林青霞站在转动的鸟笼前,明黄光线透过鸟笼,打到她的脸上。
大部分摄影师,鲜少这样用光线切割演员的脸。
但在杜可风手里,满脸的光影,却恰好反应出人物,剪不断理还乱的内心。
除了切割,浑然一体也是他的惯用。
经常只用一束光,打在演员脸上、身上、背影。
这样的用光虽然粗糙,却有一种简单的美感。
有意思的是,杜可风风格上的独创,有不少都是因为“无心插柳”。
早期大量使用LED灯,本是因为当时预算有限,要节约成本。
之后发现,自然光,LED灯,这些光线形成柔和的氛围,竟然把人拍得更美。
还有,被人津津乐道的“手持摄影法”。
最初是因为拍《重庆森林》时,批文还没下来,一路被保安赶着,扛着三十多公斤的摄影机,冲进重庆大厦一通快拍。
结果,晃动的镜头,反而抓住了追逐的紧迫。
真是神来之笔。
发现没?
杜可风不合常规的拍法,令人咂舌的大胆用色,并不是为了刻奇。
恰恰是因为,非科班出身的他,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表达上更自由。
他的随意和尝试,其实是一种寻找。
寻找最符合他内心“真实”的表达 。
比如,他镜头下的天空,从来都不是全黑的。
他说,在遍地都是灯光的城市,天空怎么可能是全黑的。
虽然,这是与现实违背的。
他在拍他脑中的世界。
以及,他最爱用广角镜头特写,表现城市边缘人的被挤压。
评论 {{commentinfos.data.total}}
{{child.content}}

{{money}}元



{{question.question}}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