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锂电池、3C 电子、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精密焊接工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技术革新需求。随着材料复杂度提升(如高反射的铜、铝合金)、加工精度要求升级(微连接、热敏感材料处理),传统焊接技术逐渐面临熔深不足、热变形明显、缺陷率高等瓶颈。在此背景下,QCW 准连续激光焊接技术凭借 “一机双模” 的独特优势,即融合了脉冲激光的高峰值功率与连续激光的高效稳定,正快速成为破解高端制造焊接难题的核心技术,而宝辰鑫推出的 QCW 准连续精密焊接解决方案,更以全面的技术升级与落地能力,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技术破局:QCW 准连续激光的 “双模融合” 优势

传统制造场景中,精密点焊依赖脉冲激光器的高峰值功率,而连续缝焊则需连续激光器的稳定输出,企业往往需配置两套设备,不仅增加成本,还降低了产线集成效率。QCW 准连续激光技术的出现,通过 “一机双模” 创新打破了这一局限。

其核心原理在于通过在连续激光器电路中加载调制模块,将连续激光切割为高占空比脉冲序列,实现连续与脉冲模式的灵活切换。这种特性使其既能发挥脉冲模式下的高峰值功率(可达连续模式平均功率的 10 倍),在短时间内实现深熔透、高穿透力焊接;又能利用连续模式保证高效稳定的缝焊效果,大幅简化设备配置。

更关键的是,QCW 技术在脉冲间隙的 “冷却机制” 有效减少了热积累,降低了材料热变形风险,使得气孔、裂纹、飞溅等缺陷率显著下降。同时,依托光纤激光器的高光束质量,其可实现微米级精密焊接,完美适配高端电子、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微连接需求。此外,QCW激光器还拥有光纤激光器极佳的光束质量,可实现精密细微的焊接和切割,满足高端电子产品对高精度加工的要求;电光转换效率高,耗电量少,进一步降低了企业长期使用成本。

业内专家指出,正是这些特性让 QCW 激光器在铜合金、铝合金等高反射合金薄板材料、热敏感材料和微连接等具有显著优势,可广泛适用于精密加工、电子制造、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成为高端制造升级的 “关键拼图”。

方案落地:宝辰鑫 QCW 解决方案的全场景适配能力

面对工业制造对精密加工的迫切需求,宝辰鑫推出的 QCW 准连续精密焊接解决方案,凭借技术整合与场景化设计,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该方案以自研 QCW 准连续光纤激光器为核心,搭配振镜等外光路系统及智能控制系统,可直接集成至智能产线,覆盖新能源锂电、3C 电子、医疗器械等多领域。

△宝辰鑫QCW准连续精密应用解决方案

从技术参数看,宝辰鑫 QCW 系列激光器支持脉冲与连续模式切换,并具有监控、激光控制、波形编辑、激光参数配置、扩展编程接口多项功能,灵活满足各种应用的需要;峰值功率高、热影响区小、熔池稳定的特性,使之非常适用于高反射合金、热敏感材料的高精度制造需求。

在2025 年,为了更加专注于细分领域激光应用,宝辰鑫对该系列完成全线升级,新增多款风冷型号,进一步拓展了应用边界 —— 目前功率覆盖 50/500~1500/15000,风冷最高功率达 600/6000,为手持加工、小型精密设备提供了更多选择。

值得关注的是,宝辰鑫的定制化能力成为其差异化优势。针对不同场景,可定制学系统定制开发和控制系统的个性化设置,如根据应用需求的不同,选择不同芯径的光纤;配备焊接控制系统、焊接过程监控系统、视觉定位系统等控制系统,实现制造过程的精确控制和自动化操作,提高制造效率和产品质量。这种 “按需设计” 的思路,使其方案能快速响应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实践验证:多领域批量应用彰显技术实力

技术的价值最终需通过落地效果验证。目前,宝辰鑫 QCW 准连续精密焊接解决方案已在多个高端制造场景实现批量化应用,新能源锂电池、3C电子行业、精密医疗配件等多个高端制造领域,在诸如极耳焊接、TAB焊接、密封钉焊接、料带焊接、3C产品插头激光点焊等场景实现广泛批量化的应用,其稳定性与精度得到市场检验。

新能源锂电池镍片极耳焊接

锂电池极耳焊接是电芯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序之一,其质量直接决定了电池的性能、安全性、寿命和可靠性,因此,对焊接质量要求极高。某头部电池企业需求为将 0.15mm 镍片叠焊至 0.08mm 镀镍铜及铝片上,要求焊接牢固、无焊穿,拉力需超过 1.5kgf(14.71N)。

经过工艺测试,该企业最终采用宝辰鑫 150/1500W 风冷 QCW 激光器并配备专业的振镜头和控制系统,在实际焊接应用中,无论是叠焊到镀镍铜上,还是叠焊到铝上,均可观测到焊接外观较好,无气孔炸点,背面无焊穿,拉力指标完全达标,保障了电芯的性能与安全性。

新能源锂电池密封钉焊接

作为电池封装的 “最后一道防线”,锂电池密封钉焊接是关乎锂电池能否安全可靠、长久使用,因此锂电池密封钉也是对焊接工艺精度、稳定性和无损检测能力要求最高的工序之一。

在另一个典型案例中,对工序要求是将厚度约为0.9mm的铝钉子焊接到铝盖板上,焊接后没有爆点、凹坑、针孔、裂纹等外观不良;最大熔深≤1200μm,有效熔深≥300μm,最大熔宽≥800μm,熔深差异≤150μm,速度≥14mm/s,重叠率75%~80%,熔深稳定性CPK≥1.33。

为了满足这个要求,宝辰鑫搭载了以高功率QCW激光器600/6000为核心光源的焊接方案,并经过一站式外光路和控制系统配备,以及整体光学匹配优化。焊接后,外观无爆点、凹坑、针孔、裂纹等不良;焊缝饱满,表面无炸点、无发黑现象,熔池无气孔;熔深0.75mm、熔宽1.18mm、CPK1.45,指标也均达到客户的需求。

3C电子行业紫铜料带激光拼焊

在 3C 电子这一高端精密制造领域,由于需焊接的材料呈现出复杂多样性 —— 涵盖异种金属、薄型材料、微型结构件以及热敏基材等,且对产品外观完整性与功能可靠性的要求极为严苛,这就对焊接工艺提出了近乎极致的精准性与稳定性要求。

在某 3C 电子领域的实际项目中,存在将 0.2mm 厚度的紫铜料带进行拼焊的需求,且要求实现双面成型效果。针对这一需求,宝辰鑫提供了以 150/1500W 风冷 QCW 激光器为核心光源的焊接方案,采用脉冲模式开展焊接作业。该方案凭借脉冲模式下的高峰值功率,在保证足够焊接能量的同时,有效控制了整体热输入量,成功规避了连续焊接模式下因持续热输入过大可能导致的材料焊穿问题,以及功率不足时无法实现有效连接的困境。最终,实现了对薄材且高反射特性的紫铜材料的稳定焊接,焊接效果完全符合客户的加工标准,经测试,焊接拉力达到 853N。

此外,该方案在 3C 产品插头点焊、精密医疗配件焊接,乃至金刚石切割、陶瓷钻孔等场景也均有成熟应用,印证了其技术的通用性与可靠性。

行业展望:QCW 技术推动高端制造 “精度革命”

随着高端制造对精密加工的要求持续提升,QCW 准连续激光焊接技术的应用空间正不断扩大。从目前发展来看,以宝辰鑫为代表的企业通过技术升级与场景深耕,正加速推动该技术从 “实验室” 走向 “生产线”。

业内分析认为,QCW 技术的普及不仅将提升高端制造的焊接效率与质量,更将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协同,助力中国制造业向 “精密化、智能化” 转型。而企业在定制化、场景化方案上的持续创新,或将成为决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未来,随着功率覆盖、冷却技术的进一步突破,QCW 准连续激光焊接技术有望在更多工业场景中发挥核心作用,成为高端制造升级的重要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