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第四届国际绿色零碳节暨2025 ESG领袖峰会在上海圆满落幕。活动汇聚200余家绿色品牌现场展示“双碳”实践成果,吸引100余位行业领袖分享可持续发展洞见。
在本届零碳节特别设立的“零碳力量”致敬盛典上,组委会邀请知名研究机构、咨询公司、专家学者、媒体领袖组成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审委员会成员通过的综合评估体系,进行可量化的数据比对,最终“2025零碳奖”正式揭晓。会上,犀重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犀重汽车)凭借其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技术创新与生态实践,一举斩获"2025绿色发展典范企业奖",其核心产品"犀重滑板底盘牵引车"同时荣获"2025杰出绿色创新产品奖"。
技术破局:用TCO革命重构商用车经济逻辑
面对零碳转型的经济性质疑,犀重汽车总经理杨朝霞在接受零碳节采访中给出了坚定回答:"我们不是增加成本,而是创造第四利润源。"这一理念的核心,是企业自主研发的滑板底盘技术——此次获奖的明星产品通过模块化设计,将维修部件大幅减少,直降维保成本,彻底改变了传统商用车的成本结构。配合自研集成电驱系统提升的20%空间利用率,车辆作业时长与运力效率同步跃升。更关键的是,犀重通过智能网联云平台实现15%的管理效率提升,让客户真切感受到"新能源车比油车更赚钱"。
生态智联:破解"用不好"的行业痼疾
商用车新能源化最大的痛点,从来不是技术本身,而是运营效率的断层。犀重汽车独创的"车-云-能三角闭环"系统,正为此而生。其车辆云管理平台通过AI助手实时优化调度线路与能耗,而售后AI系统则能主动预警故障、针对性培训司机,将突发停运损失降低40%。杨朝霞特别提到一个案例:某环卫公司原计划采购30台车,试用犀重系统后追加至80台,只因"每台车每天作业效率较高"。这种从"买工具"到"买生产力"的转变,正是犀重"生态智联"价值的生动体现。
共生哲学:做零碳生态的"规则制定者"
当被问及与行业巨头的关系时,杨朝霞展现了惊人的开放姿态:"我们甘当配角,但要做关键零件的领跑者。"犀重将滑板底盘接口向全行业开放,缩短合作伙伴新车开发周期;与宁德时代共商模块化电池标准,使每公里电耗成本大幅低于油车;更联合陕汽集团开辟零碳物流专线,推动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提升。这种"技术标准输出+场景共创"的模式,让犀重从单一制造商蜕变为生态组织者。正如评委会指出:"他们证明了竞争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共同把绿色经济的蛋糕做大。"
未来已来:以场景化创新锚定零碳未来
双奖背后,是犀重汽车八年磨一剑的坚持。从2017年成立伊始,企业便锁定环卫、物流等六大场景,基于数千个运营数据打磨产品矩阵。如今,其技术已覆盖全国多个城市,累计减碳数十万吨。未来,犀重计划将滑板底盘技术扩展至氢能领域,并与高校共建零碳运力实验室。正如杨总所言:"商用车零碳化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我们要做的,是让答案越来越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