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运动模式
2. 与微单相机的兼容性
视频拍摄对于目前视频行业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当然想要保证视频质量的重要前提就是拍摄设备,虽然智能手机可以覆盖到部分视频内容的拍摄,但是优质的视频内容输出依然要靠着相机才能完成(至少视频工作者输出的优质视频很少有手机直出的),而此次大疆也是首次专门为微单相机提供了云台设备,那么对于很多用户来说:如影SC的兼容性如何呢?支持哪些微单相机或许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简评:基本覆盖了目前市面上主流品牌的微单相机产品,按照大疆的官方说法,目前这份兼容性名单还在持续更新中,也就是说后续会有更多的产品加入到如影SC的支持机型队列中。
3. app使用中的智能跟随3.0
相比前代产品如影S,大疆也给如影SC升级了智能跟随技术,这次是的版本是3.0。官方称这是首次在如影系列产品上实现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算法的结合,可以理解为在智能跟随3.0的拍摄模式下,手机中的DJI RONIN APP采集画面,算法分析纹理特征,准确识别拍摄对象,并结合FOV数据,准确控制云台对拍摄对象进行跟随。值得一提的是,当如影SC对人物进行跟随时,DJI RONIN APP内的算法还将实时建立人物头肩模型,进一步提升识别和跟随的精度。
简评:智能跟随是一个配合手机的重要功能,所以先装手机,手机夹调整ok后再去对云台调平;而且智能跟随是配合手机画面为基准的,所以不论手机又多牛X,对光环境的还是有着一定的要求(特指逆光与暗光);
最后要说的就是,在装了微单+手机(测试时使用iPhone XS)后,云台整体的重量可想而知,大家量力而“撸”
4. 体感控制功能
大疆如影SC新增体感控制功能,最直观的表达就是让用户用起来更简单(事实在测试中也确实挺好用),即使没有云台操控经验,也能快速上手操作。
水平方向,未开启横滚轴
开启横滚轴
简评:这个功能从日常的拍摄角度来说用到的不多,但是玩法新鲜,比较讲究所需拍摄的场景,而且建议使用小型三脚架配合手机夹固定手机,控制运镜,手机应在云台3m范围内。
5. 3D 360度旋转
功能性上与如影S差不多,只不过在欠点产品的基础如影SC在平移轴内设置了导电滑环,令平移轴电机可实现360°不限位旋转,开放了比较多的拍摄场景与镜头。
6. 跟焦电机与手机夹
将手机固定于相机顶部以使用智能跟随3.0功能或云台机身侧方作为监屏,通过相机Wi-Fi图传实现监看;也可以将手机及手机夹安装至通用三脚架或手持横杆等平台,使用 Ronin App体感控制功能,通过控制手机姿态来控制 Ronin-SC。
外置跟焦电机,控制相机跟焦,获得更精准的物理跟焦体验。使用一分二线为跟焦电机供电,同时连接稳定器和相机。
结语
通过对大疆如影SC短时间的体验上手,产品依然像前代产品一般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虽然在设备的重量方面大疆已经竟可能做到了“最轻”,但还是看到一些搜索标题这样说道:vlog的最佳伴侣等,说句实话用如影SC拍vlog不是不行,但至少拍摄的人需要一支“麒麟臂”,如果加上微单,追焦器,手机全配,那估计也不是一般能承受的重量。
但是综合如影SC的所有功能与硬件技术,它都是一款对视频工作者拥有足够吸引力且强大的生产力工具。
---------------------------------------------------------
免责声明:
1.本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2.本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child.content}}



{{question.question}}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