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后,女人身上的“光”比脸更重要

  • 来源: 北国网   2019-08-28/13:27 访问量:
  •  

    下午好,今天是 想给巩俐花钱的 Mei姐。

    想必前段时间,姐妹们都有被《嘉人》给巩俐拍的那组女排大片惊艳到吧?

    冷艳、高傲、性感、帅气,“百变女皇”的尊称不是盖的,运动版巩俐照样美得令人窒息。

    Mei姐发现,巩俐是个让人越长大越喜欢的女人。

    小女孩看不懂她眼里的故事,只觉得这女人“傲慢”得很,长大后却突然爱上了她的不怒自威,那不是“傲慢”,是底气。

    忆起中国电影的辉煌,巩皇是绕不过去的存在。

    过去三十年,她走了18次戛纳红毯,几乎每一次都给世界带去了优秀的中国电影,《霸王别姬》《活着》《风月》......

    今年戛纳的时候,外媒甚至早早就在机场架好了长枪短炮,坐等巩皇。

    不得不说,巩俐已经区别于其他被聚光灯照亮的明星,这三十年,她靠着一部部高品质好口碑的作品,以及演什么像什么的扎实演技,把自己活成了一束光。

    无需打光,她只是站在那里就已经足够耀眼,足以成为年轻后辈前行路上的灯

    《中国女排》凭什么还没上映就成了全民讨论的热点?还不是因为巩俐太敬业了!

    要演郎平,就跟着人物原型每天泡在体育馆,盯着女排训练看,时不时还在小本本上做做笔记。

    要拍杂志大片,就从服装到妆容到场地都一一“干预”,不仅造型要与电影角色匹配,就连拍摄期间都要沉浸在角色里。

    这些听起来格外“苛刻”的要求带来了什么呢?

    更加精致的大片,更加真实的角色,粉丝和路人的认可,以及足以震撼整个影视圈的影响力——

    想要红,想要赢,想要成功,靠的不是红毯上那束聚光灯,而是认真、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自己活成那束光。

    在全民追星的今天,与其说我们追的是偶像,倒不如说我们追逐着的是一束光。他们都曾背负过骂名,忍受过疼痛,掉下过眼泪,但他们也都熬过了漫长的黑暗,变成了舞台上、荧幕里的一束束光。而我们将这束光视为灯塔一路追逐着,然后终有一天,我们也将成为别人的“那束光”。

    也许这就是偶像的意义吧,跟着一束光,让自己也活成一束光,点亮自己,照亮更多人。

    当然了,这样的“光束”绝不仅存于荧幕和舞台,赛场上、天空中、书本里......这些光束无处不在。

    排球女将惠若琪就是这样的一束光,而她想要成为一束光的理由,是热爱。

    因为太热爱排球,所以她愿意每天做上百次的起跳、倒地训练;愿意忍受一次次的摔伤、扭伤、骨折;愿意往肩膀里打进7颗钢钉,还忍着剧痛不断练习;甚至为了再次站上赛场,她还躺在手术病床上闯了两次鬼门关。

    终于,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夺冠的那一刻,她靠着这份以命搏命的热爱,将自己活成了一束光。

    退役后,她还是想要坚持这份热爱,甚至想让这束光发散得更远一些。

    她关注到很多偏远地区的小孩子连体育课都没有,于是惠若琪就自己申请了过去支教,给他们上体育课,教他们打排球。

    她想着,如果她的到来能让这些孩子的未来多一种可能,那就足够了。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赞(0)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