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热衷拍摄记录的年轻人,是因为对生活有着极大热忱

  • 来源: 北国网 2019-08-19/17:37 访问量:
  •  

    01

    在这个世界里,影像的力量无所不在,万千世界,每个人都是记录者。当身边酷爱拍照的女孩一次次按下快门,当喜欢摄影的朋友通过眼睛观察捕捉每个有趣的瞬间,当男女老少都能拿起便携拍摄工具记录生活,然后储存、分享,这一系列动作,纯粹而美好。

    我从来不敢轻怠这个看似简单的拍录动作,比如多年前留存下来的珍贵影像,每一帧都是时光的刻录,虽然模糊但是独一无二。近几十年来,拍摄设备和技术愈发成熟,每一次摄影科技更新迭代,带来的是愈加清晰、逼真和生动的记录。

    吕松野——《祝福》

    网上曾经流传过一个段子说:回想这几年,尝尽辛酸艰难,从一开始什么都没有到30万,到200万,再到1300万,我不是炫耀,只想通过亲身经历告诉朋友们,手机像素越高拍的照片越清晰!

    人类对影像的追求是无止境的。静如相片,动如各种视听设备,从最初的收音机到黑白电视,到彩电,再到液晶显示屏,今天的我们遇到喜欢的大片,是一定要上电影院的,这不单单是想要视觉的满足,更是精神生活的追求。

    陆庆屹——《和解》

    人们与生俱来对影像的热衷、追求和精益求精,归根结底是对生活的热忱。

    因为在岁月的滚滚长河里,我们清楚地知道,时间是温和的、无痕的,却也是公认的无情。所有过去发生的、正在发生的,都会永久消失,无法再回来了,除非你把它定格下来或者摄录下来。

    02

    因为时间的属性,我们更加珍惜。我们喜欢记录,喜欢去发觉、去放大生活中的美,比如在朋友圈等平台发图文或发视频表达某一时刻的心情,是对生活的回应,也是一种带着自身特色的分享和表达形式。

    影像创作由稀有走向大众,成为更多人表达情感的工具,甚至作为一种全新的沟通语言和社交货币,让人们能更深度地表达自己,也能以独特的视角去察觉在自己的生活之内及以外的更多思考和可能。

    周子阳——《异变》

    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然实现了自己的“小创作”,随心所欲地在社交平台分享和输出,但对于真正精湛的艺术影像,目前大多数人还是处于“接收状态”,比如观看、欣赏专业导演和团队的大作,却不曾想象,如今很多专业导演其实也用着和你一样的方式拍摄艺术作品呢!

    如今,在华为P30系列影像科技的突破下,“未来影像馆”上线了,给更多导演甚至普通人打开了通往艺术的思路之门,王潮歌导演作为“未来影像艺术共创”的发起人,和众位艺术家、导演一起开启“未来影像艺术共创”,彭宥纶、蔡成杰、麦子、白波等青年新锐导演都纷纷拿起了华为P30 Pro,裸机拍摄一系列影像作品。

    观看彭宥纶导演的《未来之眼》的时候,我是被震撼到了,以前我可能不敢相信用手机能拍出这样优秀的作品。

    她用动物来比拟未来人类的感知力,透过华为P30 Pro手机的镜头去探索和捕捉“猫之眼”、“虫之耳”、“蜂之手”、“鱼之念”。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赞(0)

    评论 {{commentinfos.data.total}}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