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晶护眼平板PurePad P1评测

  • 来源: 极度网 2019-08-15/13:25 访问量:
  •  

    转载来源极度网

    九年前,乔老爷子发布了一款名字为“iPad”的产品,从此开启了平板电脑的新纪元,也为此带来了往后近十年平板电脑的发展轨迹。平板电脑功能、大小介于PC和手机之间,没有笔记本电脑那样庞大的身躯,也没有手机那样狭小的屏幕,成为众多消费者游戏娱乐的新选择。

    在平板电脑越来越普及、使用率越来越高的今天,手机、PC企业纷纷入局平板电脑市场,以求填补PC与手机之间的空白。当然,这也是许多消费者用户期望看到的,平板电脑的出现满足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它是一款足够轻薄可随身的处理中心、娱乐中心、学习中心,它的出现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变化。

    虽然平板电脑越来越受欢迎,但是在平板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现在的小孩,从小就抱着平板、手机看动画、玩游戏,电子产品被很多家长视为“洪水猛兽”——不是导致视力问题,就是沉迷引起成绩下降。目前,市面上也不乏一些品牌主打健康护眼或防沉迷的平板电脑,但对于孩子而言,家长更应该关注的是“健康的屏幕”,而这样的产品却寥寥无几。

    近日,笔者就收到一款平板电脑——纳晶科技量子点舒眼平板PurePad P1。该平板为纳晶科技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视觉健康与安全防护实验室联合开发,搭载了量子点健康显示解决方案,通过打造量子点优质光谱,实现A级标准(VICO值1.97)视觉舒适度,是一款专为处在视力发育阶段的中国青少年儿童量身定制的平板电脑,助力实现在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时代保护青少年儿童视力健康的目标。

    在进行产品评测之前,先来介绍一下纳晶科技。相信很多人没有听说过这家公司。其实它在量子点行业还是非常有名气的,只不过这个行业主要是面向To B的客户,所以终端消费者知道的比较少。

    纳晶科技是一家以量子点半导体新材料为技术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世界排名前十的化学家彭笑刚教授创立,主要业务是量子点新材料的研发、相关应用技术与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在新型量子点半导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和表面修饰,及量子点在显示领域的光致、电致应用居于领先地位。材料体系涵盖镉基、无镉量子点、钙钛矿、石墨烯量子点等,是全球少数几个拥有量子点技术的公司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量子点量产企业。拥有量子点绿色合成的原始专利。

    从2009年到2016年,纳晶科技一直致力于量子点材料的研发,从2016年起,纳晶科技开始把量子点技术应用在了电视、显示器等大屏的高端产品上,用以提升现有液晶屏幕的画质效果,典型客户包括TCL、海信等电视厂商及BOE、华星光电等面板商,国内量子点光转换膜的市占率70%以上。笔者在7月份上海的一个显示博览会上,就亲眼见证了基于纳晶科技量子点显示技术的多种产品,比如华星光电和国星光电的QD-MiniLED、TCL的QLED电视等等,效果确实惊艳。

    毫不夸张的说,纳晶科技是量子点显示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在量子点领域的实力毋庸置疑。但在显示领域,量子点的应用更多是集中在大屏上,此次,纳晶科技从幕后走到前台,将量子点显示技术应用于平板电脑这样的中小屏产品,推出护眼平板,确实令人期待。

    PurePad P1开箱

    PurePad P1的包装盒设计方方正正,非常规则;整体采用白色设计,简洁靓丽的同时又不失大气;浅绿色的logo与白色包装盒搭配,具有非常清新的视觉效果。

    拆开包装箱,内部同样采用全白色设计。PurePad用保护袋包装,数据线、充电器则采用两个单独的盒子。整体摆放非常规整,看起来非常舒适。

    配件包括说明书、充电器、数据线、手写笔以及卡针。充电器与数据线均采用白色设计,其中适配器为9V/2A,充电数据线为USB Type-C,数据线比较粗,支持快充。

    手写笔采用灰黑色金属设计,非常有质感,使用起来手感光滑。

    PurePad P1外观赏析

    高颜值的外观设计总能为产品加分。作为一款平板电脑,PurePad P1的设计可圈可点。首先,P1平板拥有便携的身形,整体轻薄。机身尺寸241*168mm,机身厚度8.2mm,这样的大小符合目前主流的平板电脑的尺寸,便于携带。PurePad P1目前有深空灰、皓月银2种颜色可选,我们目前拿到的是一款深空灰的平板。

    PurePad P1正面是一块10.1英寸的量子点屏幕,正面采用全黑色设计,“NajingTech”的logo位于底边正中间,前置摄像头位于顶部中间,与logo对称。没有多余的按键和点缀,整体感觉比较简约。

    正面采用2.5D、IPS量子点屏幕,外屏采用高铝硅材质玻璃,有防指纹涂层,经过AF工艺处理。整块屏幕弧度优美,边缘光滑,握感很好。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赞(0)
    • {{item.nickname}}
      {{item.add_time}}

      {{item.content}}

      {{v.nickname}}
      {{v.add_time}}

      {{v.content}}

    评论 {{commentArr.length}}

    {{recInfo.money}}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