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行业,太卷了。
要轻薄,要续航,要大屏幕,要性能强劲,要拍照好看,要颜值能打……在选择充盈的手机市场,用户需求的一切,正在成为厂商们疯狂赛马甚至军备竞赛的底层逻辑。
或许,科技不像时尚那般是一个轮回,但产品竞争的维度,一定带着回溯性。应对用户对屏幕的无限渴求,折叠屏手机的出现,并不令人意外。
在这一品类刚刚面世时,的确也在行业内掀起一股浪潮,被认为是在智能手机领域另开“分页”的新品类,顺理成章地成为各个厂商冲击的方向。
时至今日,折叠屏,再次站到手机市场舞台中央。
一、折叠屏手机的中场战事
折叠屏手机的再次火爆,给长期陷入增长困境的手机厂商们,带来一丝新希望。
严格来说,近年来智能手机市场的新增量与存量迭代,已经进入饱和。就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91亿部,之后的5年,除了在2021年有所回升,销量一直在下跌。甚至在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64亿部,相比2017年跌幅超过46%,14亿人中只有不到20%的人在买新手机——近乎腰斩。
但看似万物肃杀大寒冬环境里,也有腊梅傲霜寒。折叠屏手机是近年来手机市场最亮眼的增量之一,更在今年实现了逆势爆发。依据Counterpoint此前公布的第一季度报告看,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虽然同比下降14.2%,但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却实现了同比增长64%,达到250万部。
其中,中国市场的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更是同比大增117%达108万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3.2%。
回溯2019年,初代折叠屏手机的出现,在行业惊起一圈涟漪后,并未真正在消费市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贵、厚、重……围绕初代折叠屏手机产品的,除了设计上的惊艳之外,大部分还是偏负面的认知。
在手机市场整体进入存量时代后,折叠屏手机无可避免地,在成为内卷手机市场中一众手机厂商押注的新路线。就前文数据来看,这一路线的选择,并未出错。
近年来屏幕与铰链等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的确使得折叠屏手机从尝鲜的科技产品,逐渐成为具备可实用性且成熟稳定的产品。几乎所有的手机厂商,都推出了属于自己的折叠屏手机产品,并将之定位在高端产品线。
然而,有些熟悉的剧情发生了,手机厂商们的竞争维度,集中在初代产品被诟病的部分,涌向硬件层面的内卷:都在追求更耐折的屏幕、更轻薄的机身,甚至有厂商将折叠屏手机的厚度,卷到了1厘米以内。
硬件攻坚在到达一定阈值后,无法避免的陷入窘境。每1毫米的进步,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对于用户的实际体验来说,却并不明显。
换句话说,机身在1厘米还是1.1厘米,并不会影响折叠屏手机是否成为用户的主力机。阻碍其真正走向大众市场的关键,其实并不在硬件,而在于软件的直观体验。
此前的功能机时代,以工程师思维将硬件做到极致的诺基亚在轰然倒下时,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被功能更强大、体验更好的智能机所取代——一种降维打击式的代际差异。
再回到折叠屏手机。或许,这一品类对于智能手机来说,还称不上翻天覆地式的革命。但可以确定的是,作为其中创新性质的新产品形态,折叠屏手机想要真正“说服”大众,一定需要新的产逻辑支撑新的使用体验。
中场战事,在等待破局点。
二、ColorOS,折叠原生破局
手机体验,是硬件与软件的结合。在折叠屏手机硬件逐步成熟的行业背景中,对应的软件生态与体验,相对滞后。
以核心的手机系统(OS)为例,目前,折叠屏手机在相关OS的开发思路,并非独立研制,普遍做法还是停留在以现有OS去适应“折叠屏”的硬件物理形态。这直接导致了用户在实际使用中,面临着对于画面的粗暴拉伸、界面的粗糙分割,甚至让部分交互动作充斥着反智能的“机械感”。
大屏幕、高分辨率……这些折叠屏手机的核心优势,显然并没有被发挥。使得其尽管摆脱厚、重等负面评价,却还是在用户心智中处于一个“中看不中用”的用户定位。
这份错配,即是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思维惯性,也是品类摸索发展中的阶段性阻碍。如果说,折叠屏手机初生的1.0时代,OS发展的核心,是让外屏应用在内屏也能用的粗暴“磨合”,那么2.0时代的思路,则是将原有应用能够被大屏空间“适配”——这也是当下厂商的主流解决方案。
磨合与适配,一脉相承的逻辑,程度不同的损耗。在适配逻辑中,折叠屏手机依旧陷入不好用体验的囹圄,核心痛点在于,应用根源上的不匹配,与效率实际上的虚假繁荣。
本质上,适配的产物,是新生态的“移民”,需要长久时间的捶打,才能宛如“原生”。而就算实现表面上的契合,无法移除的“直板机”根源始终存在。
一个直接的例子就是,在功能机时代无可匹敌的赛班系统,即使几番迭代,也无法真正融入智能机的浪潮中,像是一张改签的旧船票,无法登上新时代的船。
这一点,被OPPO看得很清楚。一方面,折叠屏手机体验提升的重点,不止硬件,更有软件,在其第一代折叠屏Find N上,OPPO就已经在着力解决适配的问题,也是业内第一批关注到软件体验的厂商之一。其研发的ColorOS可以视为OPPO对于折叠屏手机形态的终极思考。
另一方面,折叠屏手机作为新鲜物种,新鲜品类,更需要“原生”系统的加持。而最新公布的ColorOS13.2已经率先迈入原生的3.0时代。就实际来看,其已经摆脱了 “适配”的逻辑,采取原生思路思路,在行业的无人区率先探索。
何为“原生”?
粗浅的解读,可以理解为ColorOS不只是智能手机系统,更是折叠屏手机系统。原生的意义在于,以折叠屏使用逻辑为前提,从系统层面进行应用的重塑,而非反过来的“适配”。 ColorOS本身自带的应用,以自研方式适配双边大屏的展现形式。
以日历为例,直板机的展示逻辑多为上下层级,而ColorOS中则以左(日历信息)右(当天日程)为界。就官方信息显示,超过20+原生应用已经完成了全面大屏的重塑。
而大部分高频使用的市场应用,ColorOS也进行了对应的深度定制调整,以更匹配物理形态的方式优化体验。视频、新闻类的App,用户完全可以实现左边浏览,右边评论的交互方式,而非被强行“填充”的画面。
应用间的层级关系,被进一步优化。以往需要两步甚至多步的操作被简化归一,大多被浓缩至一步完成。而这种在操作体验层级的进一步简化,对于用户而言,远比机身做薄1mm来得更有体感,也更符合用户的实际需要。
努力没错,但方向要对。
除此以外,折叠屏手机在屏幕上的优势,更应该体现在效率上。对于大部分用户而言,手机屏幕的大小往往意味着效率的高低。在当下高强度的手机使用情况来看,多任务并行已经成为刚需,而业内常见的解决方案,是分屏、悬浮窗等应用,还是受限于屏幕的物理限制。
无法否认的是,过往的折叠屏手机产品,并未真正发挥出其天然优势,并且需要依赖第三方软件应用方进行单独适配。ColorOS极具开创性的点在于,独创了超视野全景虚拟屏。
从技术路径看, 其抛弃了传统的原生分屏架构,而是用自研专利加持的多任务窗口方案。借助折叠屏本身的物理硬件特性,使得三方应用无需适配即可直接分屏,而多应用大屏可以并行显示的功能,更是让屏幕性能得到最大化应用——就实际体验而言,用户完全可以做到一边看视频/电影,一边在搜索引擎搜索感兴趣的内容,且在便签/备忘录中记录。
值得注意的是,ColorOS的全景虚拟屏,存在理念上的创新。受限于人体本身的精力,每次操作只能有一个核心任务,其余只是“暂挂”状态。这意味着,多任务的本质,并非多个应用同时操作,而是需要保持多个应用能够保持候场状态,随时切换。
在尽可能发挥折叠屏硬件优势的基础上,又超越了屏幕物理限制,让7.8英寸的屏幕上,有了近乎15英寸的体验。
。
大屏幕,的确是手机用户近年来的执着追求。但并不意味着效率伴随着屏幕的增大而加快。大屏幕本该是折叠屏手机的核心优势之一,但在旧思路的指导中,反而成为带来不便体验的鸡肋,并未真正展示出折叠机本身的新品类价值。
直接改变用户操作习惯并不是一条合适的路径,ColorOS的解决方案,为行业展示出的可行性思路是,如何让折叠机产品符合用户的习惯与需要。
这考验着厂商的洞察与技术,而这份考卷,OPPO率先交出了ColorOS的答卷。
三、ColorOS十年的新天地
更有意思的是,当下折叠屏手机的主要使用场景,还是在商务移动办公。这本身就是对效率拥有极高要求的场景。
而ColorOS 在这一方面,也有加持。文件随心开,首个可以预览Keynote、CAD等专业格式文件的功能;文件任意门,重要文件归拢一处,随时可以查看分享;随身工作台,浏览器直接访问手机数据,多生态、多设备无缝协同……尽可能降低用户操作成本的体验背后,本质是OPPO试图通过ColorOS,为折叠屏手机成为大众主流“选择”的能力加持。
OPPO ColorOS发布的第十年,成为一个分水岭。这代表着,过往手机厂商简单直接的“平移”适配模式,宣告失灵。作为智能手机市场的新物种,需要新形态和新思路去匹配,从而调动起用户对折叠屏手机的新鲜感——而非一个可以翻开的直板机。
回头看去,智能手机飞速发展的十年里,是实体按键、屏幕边框的逐步退却,是交互操作的不断简化,像是消费电子领域优胜劣汰的进化论。
而手机在硬件维度的调整之余,带来的是许多用户习惯的潜移默化,和操作行为的迭代。当然,这种变化往往伴随着新功能到来而产生,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相对钝感。
折叠屏手机,从形态而言,应该是新物种或者说新模式,硬件上的变化并未匹配功能上的革新。而厂商内卷的“厚薄”变化,更无法引起用户的真实反馈。相反,从软件底层入手的OPPO ColorOS,开始引领用户在折叠屏手机的习惯,试图从体验层面,为行业立“标准”。
由此,可以看到,ColorOS折叠原生系统的价值在于,将折叠屏产品的使用体验进一步提升,让其摆脱直板机的固有思路,从行业,也从消费者双端完成一次观念上的“出清”。从而开启了一场由系统层发起的效率革命。
ColorOS十年,打开了关于折叠屏手机的新天地。
转自【阑夕】微信公众号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child.content}}
{{question.question}}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