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一新声智库发布《2025年中国金融业数据库国产替代能力评估报告》,崖山科技自主研发的YashanDB在“金融业数据库国产替代能力评估”中表现卓越,其可用/可靠性、单节点性能、TCO(总拥有成本)三大核心维度均位列榜首,并获评“产品综合能力第一”。YashanDB此次在多维度评估中领先,不仅充分验证了其产品稳定性和成熟度,更彰显出承载金融核心系统、支撑关键业务国产替代的综合实力。
金融替代深水区:替代进程缓慢,内核能力成关键瓶颈
报告指出,Oracle仍是当前金融机构核心系统应用最多的国外数据库,其垄断性强、风险突出,是金融业国产数据库替代的“头号目标”。然而,国产替代整体进程仍处于攻坚阶段,——根据第一新声对100余家金融机构的调研数据,目前仍旧有接近15%的金融机构国产数据库应用占比在20%以下,而金融业核心系统的国产数据库替代进度相对更低,有将近34%的金融机构核心系统国产替代不足20%。
究其根源,底层内核能力不足成为制约替代进程的关键瓶颈。报告明确指出,因功能、性能、成本、生态等问题,超60%金融机构认为难以达成国产替代目标。这种困境的本质在于,“前期,国产数据库通过对国外产品的模仿与改版,初步实现了‘可用’目标。但随着替代进程深入,底层内核能力不足问题愈发凸显,直接导致核心功能缺失、性能表现不佳、综合成本高企等问题”。
回归理性:不盲从技术路线,综合产品力才是根本
在纷繁复杂的替代方案中,市场正在回归理性。报告强调,数据库选型中最受关注的不再是某一类架构,而是综合产品力,包括极端场景下的可用可靠性、高性能承载、兼容能力以及总拥有成本TCO。
报告进一步强调,通过资源堆砌来绕开“内核不足”问题的策略存在明显效能瓶颈和成本问题。“堆硬件”和“分布式”策略本质上都是对内核能力不足的妥协方案,在金融核心系统替代中难以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在这一背景下,YashanDB的成功实践为行业提供了全新范式,通过内核级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单机执行效率低下、优化器能力薄弱等核心短板。报告特别指出,“崖山科技YashanDB融入原创理论,完全自主研发。可用/可靠性、单节点性能、总拥有成本三项能力评估最优,业内唯一实现架构设计、内核能力、管理体验、生态工具、开发模式都兼容Oracle,实现Oracle“1:1平替”。
高可用与强一致保障:YashanDB基于优化Raft协议实现强一致性,通过多副本机制及两地三中心秒级容灾,高度适配金融级业务场景。同时,通过实例级故障检测、高效仲裁与接管技术,崖山共享集群YAC全面对标Oracle RAC,实现RPO=0、RTO<10秒的高可用保障。
极致单机性能:基于原创理论突破,YashanDB自研打造自适应异步并行框架,从底层规避开源内核性能天花板,实现数据并发访问性能显著提升。全国产环境下,YashanDB共享集群TPC-C测试性能已达到非国产环境下国际主流产品的同等水平,线性扩展比高达0.7以上,扩展效率与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顶尖水平,有力支撑高频交易与混合负载。
TCO全面优化:YashanDB凭借内核级全兼容能力,实现从架构设计、应用开发和系统运维层面与国外数据库的对等能力与体验,显著降低应用改造成本软硬件投入、基础设施资源消耗与服务支出,整体成本降幅可达60%以上,实现全生命周期高效降本。
自主可控与安全合规:YashanDB已通过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安全可靠测评认证”,从内核到工具链全栈自主,真正摆脱开源制约,符合金融级合规要求。
作为业界少数坚持全自研路线的数据库企业,崖山科技此前已获赛迪顾问“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数据库厂商”等多项认可。其不仅聚焦技术攻坚,更深入金融业务场景,在国家级金融设施、银行及证券机构的关键系统中实现深度应用,体现出扎实的落地能力和业务支撑水平。
YashanDB在此次评估中的多维度领先,印证了国产数据库已具备在金融核心系统中承担关键系统的能力,正推动行业从“单点替代”走向“规模替代”,从“可用”迈向“好用”。崖山科技凭借全自研内核及核心场景能力,正在为金融行业提供高可用、高性能、高兼容、最优TCO的替代新范式,助力中国金融基础设施走向深度自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