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技圈和文娱圈的热搜,属实被国产力量“杀疯了”:AI大模型DeepSeek刚让硅谷同行惊呼“中国速度”,《哪吒2》直接带着120亿票房创造奇迹,正在冲击全球动画TOP1。这时候再看手机里刚更新的原生鸿蒙系统,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们已经活在了曾经向往的“中国智造”时代。
要说原生鸿蒙的逆袭剧本,不一定逊于《哪吒》。当年微软做Windows Phone烧了几十亿美金都没干成的事,原生鸿蒙用一年时间就让2万多个应用和元服务入驻应用市场。刷着B站上网友自制的“原生鸿蒙丝滑动画”对比视频,看着评论区的“王者一直满帧运行”、“省电又流畅”、“动画无比丝滑”,突然就懂了为什么有人说“每个原生鸿蒙用户都是产品经理”。
其实国产技术的突围从来不是单打独斗。就像《哪吒2》背后站着追光动画和千万“自来水”影迷,原生鸿蒙系统能走到今天,靠的是连夜改代码的工程师、是凌晨三点还在测试应用的极客玩家、甚至是每个在应用商店给原生鸿蒙应用打五星的普通用户。还记得系统刚上线时微博上的盛况吗?网友们的期待和吐槽齐飞,结果就在这三个月,那些被点名的功能已陆续在系统和应用更新日志里出现了。
更重要的是,原生鸿蒙系统在使用体验上一点都不逊色,甚至有很多地方已经超越了安卓和iOS。以智能体验为例,日常看新闻遇到不懂的图片时,一键拖给小艺,就能帮我们查询更多信息,帮助我们拓展更多的知识。
系统隐私安全也是原生鸿蒙系统最为称道的一点,从管权限到管数据,让我们第一次真正拥有了自己隐私数据的管理权。
原生鸿蒙系统在流畅性和稳定性上的表现也获得了一致称赞,无论是系统本身还是日常使用的应用,或者大型游戏,在流畅度和性能上都获得了“肉眼可见”的提升。
用着比安卓更跟手的动画,看着接入了Deepseek的小艺更懂我,再看看微信、支付宝、钉钉、小红书等等应用都在快马加鞭的更新——这些实打实的体验和生态的快速丰富,才是网友自发在朋友圈说“原生鸿蒙越用越好用,完全可以做主力机”的底气。就像《哪吒2》里那句经典台词:“人心中的成见是座大山”,但当我们用120亿票房和2万个乃至10万个应用把这座山炸平之后,世界突然发现:中国科技的含金量,早就不需要谁来认证了。
深夜刷着《哪吒2》的热搜,手机突然弹出原生鸿蒙的更新提醒。突然想起网友的神评论:“以前觉得星辰大海很远,现在每天用的手机系统、看的爆款电影,不都是我们自己的星辰大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