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一边是待在家里百无聊赖的无奈“宅人”,一边是订单暴增人手不足的O2O平台们。受疫情影响,盒马鲜生、苏宁家乐福、京东到家、美团等诸多到家业务平台均宣布业务量倍增。
风,突然起来了。风口之下,有人忙乱,有人惊喜。
盒马鲜生订单激增220% 共享员工来相助
新冠病毒疫情期间,盒马鲜生的网上订单数量相较去年同期激增220%,为了纾解订单暴增带来的人手紧张,盒马鲜生与西贝餐饮达成合作,1000名西贝员工在在盒马鲜生实现“临时再就业”。尽管盒马紧急调配人力,取消休假、与西贝等企业临时“共享员工”,仍无法满足居高不下的线上需求。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共享员工”将陆续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大量空缺岗位又将出现。据盒马鲜生估计,用工缺口在1万人左右。
2月12日盒马鲜生宣布启动2020年的首批招聘计划:即日起面向全社会、2020届应届生开放3万个岗位。除了补充现有人力缺口,也为2020年的经营储备人才。
无疑盒马鲜生在突如其来的风口面前有点手忙脚乱,但盒马鲜生对此认识颇为清醒,对于当下到家业务订单激增,盒马内部人士认为仍将回到常态,线下时间充裕的用户仍会回流线下购物,当前各平台的客单价提升或下降都只是暂时的。
家乐福加入到家业务 苏宁系1小时场景生活圈日趋完善
疫情期间,家乐福宣布其一小时到家服务正式接入苏宁易购APP,家乐福小程序和苏宁易购APP上的“家乐福到家”服务覆盖全国51个城市209家门店周边3公里社群,时令生鲜、酒水饮料、休闲零食、母婴用品、个护清洁、粮油调味、家居百货、各种进口商品都可以一小时到家。
(家乐福1小时到家服务)
数据显示,1月24日至2月8日期间,家乐福到家业务订单量增长3.5倍。与此相对应的是苏宁开启了“跨界共享员工”项目,即在短期时间内,通过苏宁体系不同部门、不同体系间员工的短期调配和支援,实现效率与效益的双提升。目前从苏宁各产业调派至家乐福的支援队伍已达到上千名员工,重点支援各门店一小时到家业务的拣配服务。
此外,2月12日晚间,苏宁家乐福对外宣布:基于2020年公司的发展策略,预计吸纳人才超10000人。
与其他到家业务平台不同的是,苏宁在2019年双十一期间启动的“一小时场景生活圈”在物流优势的基础上亟待产品与服务的丰富,而此次家乐福的加入无疑是为苏宁“一小时场景生活圈”提供了进军全品类商品到家服务的契机。
从2019年双十一的“一小时场景生活圈”启动到2020年春节期间家乐福加入,订单量暴增,疫情将会过去,订单量也可能回落,但藉此机会,覆盖生活各个方面的苏宁“一小时场景生活圈”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品牌烙印,从这一点上来说,苏宁系或是此次到家业务风口中的最大赢家。
京东联合达达招募35000个员工 猛攻全品类
京东到家的春节销售数据显示,2020年除夕至正月初三期间,全平台销售额同比去年春节增长540%。为了应对暴涨的订单,京东集团及其投资的达达集团(下属京东到家平台和达达快送平台)联合宣布将采取灵活多样的用工形式,面向全社会提供超过35000人的就业岗位。
与此同时,京东到家还将目光延伸到了家居家纺、美妆个护、服饰运动、数码3C、Shopping Mall、烘焙茶点、医药健康、鲜花蛋糕等多个品类的配送上,显然,京东计划利用线下流量不足的时间点将线下商家引入线上,实现自己的全品类梦想。
与苏宁打造的“一小时场景生活圈”这个后来者不同,京东到家是到家业务中的资深选手,拉着线下商家走入线上,在特殊时期的流量潮水退却后,是获得成功,还是摊薄原有入驻品牌流量,尚需拭目以待。
美团订单大增4倍 钟情生鲜痴心不改
2020年春节,美团推出“无接触配送”,在1月26日至2月8日期间,“无接触配送”的订单占比超过80%,其中每单都使用该服务的用户占比达66%。此外生活必需品的订单量涨幅明显。其中米面粮油、生鲜果蔬、休闲食品等销售额同比增长了400%。
一直以来,美团对于生鲜电商业务都青眼有加,虽屡挫亦不改其心,但生鲜业务门槛颇高,2019年1月,美团在盒马的“大本营”上海上线了“美团买菜”,以“生鲜电商”和“社区化服务”切入,提供买菜和配送服务。
春节期间,美团买菜通过在高峰期接入美团配送资源,基本能够满足需求,但部分站点也存在因订单积压,导致配送延时的情况。美团买菜还启动了新员工招聘工作,补充运力。
目前,美团买菜已在北京开出50余家线下服务站,服务范围为站点附近2-3公里,基本覆盖北京各城区核心区域。
这一次的到家业务风口之下,美团钟情已久的生鲜业务到底能不能起飞,或在此一搏。
2003年的“非典”疫情催生了电商产业,而2020年的这一场疫情则让到家业务直面风口。只是在风口前,各大平台是如虎添翼还是冷淡应对甚至是风寒刺骨,都需要自己把握。风,突然而起,也可能突然而息。
---------------------------------------------------------
免责声明:
1.本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2.本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child.content}}
{{question.question}}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