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摩尔定律的带动下,我们似乎已经熟悉并适应了IT产品动辄性能倍增的现实,不只是芯片,甚至连连以发展缓慢著称的摄影技术,在智能手机上也出现了颠覆性的发展速度。但是,在音质这件事上,其实近几年是一直在退步,这场人类感官盛宴,“听”一直是远远落后于“视”的。
究竟是市场没有高音质的需求,还是这种需求被漠视了?近期,华为推出了售价达到1999元的Sound X 智能音箱,以音质为主要卖点,试图重塑智能音箱音质的标杆,《老尚看科技》对这款音箱进行了评测体验,以便为读者解惑,智能音箱要如何设计才能获得好音质。
Sound X工业设计解析:基础设计决定音质上限
音频行业一直以难以量化判断著称,这样导致了各种话术和玄学满天飞。但作为一位发烧了20余年的玩家,我深知一款好音箱的设计要点所在。特别是对一款单体的有源音箱而言,其基本面万变不离其宗——扬声器单元品质、声学结构的设计和用料、有源功率放大的设计和用料。
而这些基本要素,反映出的第一个重要的,不那么露在明面上的指标,其实是效率。就像很多人买车时,并不知道发动机的热效率一样,绝大多数人选购有源音箱时,也不会关注效率。但纵观以往的经验,一款好音质的有源音箱,一定是有高效率的设计。特别是对体积小巧的一体式智能音箱来说,电源的功率、功放电路对能源的利用效率(涉及到散热问题)、扬声器单元的转换效率、腔体结构的效率等,会成为整个音箱的“木桶”。
下面谈谈Sound X本体,打开包装,它的裸机重量达到了3.5kg,足足比Apple HomePod重了1kg,拿在手中的分量感十足。考虑到其不大的体积,可以推断其结构强度和用料都是毫不含糊的。
Sound X的扬声器单元从用料上,就是奔着高效率和大功率去的。喇叭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音频电流经过音圈,因为电磁效应和磁铁互斥产生震动,所以,磁铁其实是动力的源头之一,而磁铁分为普通的铁氧体磁铁和钕铁硼磁铁,后者就是俗称的“稀土永磁”,其磁通量要大幅超出普通磁铁,通常只会用在高端喇叭和耳机上。
在效率有了基本保证后,Sound X在功率上的设计也很独特——采用了2个3.5英寸的低音喇叭,Push-Push对称结构设计,两者的震膜朝同一个方向运动,进行“推挽”作业,其低频峰值功率达到了60W,因为这样大功率的设计,其音圈的振幅达到了20mm,超过平均水平10mm一倍,这就意味着在播放节奏强劲的音乐时,其低频扬声器的“舞动”会十分明显。就像很多汽车玩家喜欢聆听发动机的嘶吼一样,不少的Hi-Fi玩家也有观看低音喇叭跳舞的爱好,为此Sound X特意还作了可视化设计,把气流导孔和低音喇叭巧妙结合,其观赏性深得我心。
从结构看,智能音箱的设计关键在低频部分,Sound X这种3.5英寸推挽结构,较大的峰值功率设计,意味着其内部的音腔、空气压缩、谐振、结构强度等,都需要有与之匹配的设计,才能发挥大功率的威力,这是有极高的设计门槛的,也是关键所在。
这是合作方帝瓦雷这个以价格昂贵著称的品牌的强项,同时它在功率放大上也是以高效、低失真而闻名于世。其代表作品之一金蛋、银蛋,就可以做到4500W、3000W的惊人峰值功率下,还能保持0dB背景噪音和0.005%的总谐波失真,堪称极致。
所以,从这些关键点来看,华为Sound X基本上已经超越了所有的智能音箱,完全是奔着Hi-Fi音箱的水准去,音质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其实它还有很多技术细节,下面结合着音质表现一起讲。
耳听为实:超群音质离不开精确控制算法
过去的Hi-Fi观念,是对声音的干预越少越好,因为传统Hi-Fi设备不受体积制约,崇尚分体式、独立式设计,所以无需干预就可以发挥高保真效果,所谓原汁原味。但是到了如今,大部分用户面对的都是轻量级的应用环境,“机器给人让空间”是大趋势,音箱在保证基础硬件品质的同时,进行有效的精确控制和算法干预,反而可以让声音更接近“原汁原味”,或者适当地根据用户的喜好“加味精”。
Sound X一开声,除了能感受到基础硬件素质和设计的强大外,扑面而来的就是这种精确而强大的控制能力——以其165mm(直径)X203mm(高度)的体积,一只手就可拿起的前提下,发出了类似于6.5英寸音箱甚至是8英寸音箱的震撼低音,和体积极为不匹配。
听惯分立式Hi-Fi系统的人都知道,在聆听低频节奏强劲的音乐时,房子内很容易发生共振,其声浪可以直抵人心,是而为“震撼”,但这种震撼并不仅是声波对耳膜的冲击,我们的身体也能感受到空气振动,动人心魄。这种现象在桌面级音箱上很难遇到,但是在试听Sound X时,这种久违的感觉又回来了,其低频无论是声压、下潜、力度还是速度,都绝对是Hi-Fi级的表现。
这种表现,帝瓦雷的SAM低音增强技术功不可没,这种算法的加入,也是Sound X和传统Hi-Fi音箱最大的区别之一。从官方的字面看,“SAM可以根据喇叭实际输出的声音对功放输出信号进行精确调整“,直白点说,就是Sound X上的阵列麦克风可以听见自己发出的声音,并且根据声音的效果,对信号源以及功率放大部分进行调节,让最终的声音符合系统期望输出的效果。
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并不是所有智能音箱都可以做到,因为声音信号源的输入、信号的放大、分频,到6个中高频喇叭以及2个低频喇叭协同发出声音,是需要时间的,其延迟时间各不相同,如果要做到精确反馈和精确调节控制,势必对电路处理的速度提出极高的要求,而SAM就能做到这一点。
在试听了我熟悉的流行歌单、古典音乐歌单和民乐歌单后,发现Sound X除了在低频上的优越性外,还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比如大多数智能音箱由于控制能力和硬件质素的原因,其中高低频都是混成一片,拖泥带水,毫无声场可言。而Sound X在低频和中高频的控制上可谓出色,除了像低频的下潜、中频的圆润温暖、高频的高解析而不刺耳等Hi-Fi基本条件外,它还表现出了对声音极佳的控制性和分离度,即使是多种乐器同时演奏时,也不会混作一片。如果把Sound X的声音比作演绎,大部分智能音箱只能称作“发声”而已,可以说,Sound X是迄今为止屈指可数的,能让我认真欣赏音乐的智能音箱。
为了做对比,我将Sound X与经典的书架式Hi-Fi音箱的代表之一惠威M200KIII做了对比,Sound X在低频的力度和掌控度甚至还要好于M200KIII,在对人声起决定性作用的中高频上,两款音箱也体现出了细腻的解析力,我认为Sound X跟经典2.0Hi-Fi音箱相比,只是因为是单只结构所以在声场塑造上略微吃亏。但Sound X也可以由两只构成立体声组合,其声场表现值得期待,本次评测由于仅收到了单只Sound X,所以无法对两只Sound X联合工作的效果进行实际验证和评价。
此外,Sound X智能音箱的身份,也赋予了它诸多的便捷性,比如只需要把把手机靠近,一碰即可把正在播放的音乐通过音箱播放。6个定向拾音的麦克风,也可以随时响应你的命令,随时听想听的音乐,或者控制智能家居。这些都是智能音箱的基本功能,暂且不表。
智能只是加分项,音箱的发展最终还是回归音质
Sound X的音质表现,让它无需过多地吹捧自己的外形、设计甚至是智能等常被提及的宣传不符,用户只需要听见它,就会被它征服。1999的售价,虽然超过了绝大多数的智能音箱,但是只要对比其他智能硬件的售价,就会发现1999其实并不是昂贵的价格,只是过去智能音箱给人的印象,就应该是低价。
近几年,智能音箱的发展正在逐渐偏离本质,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争夺入口,智能音箱的价格越来越低,从数百元到数十元,它更像一个物联网设备,而非一个音乐回放设备。对于那些百元级,轻飘飘的塑料音箱,也就只能“听个响”而已,因此只能大肆渲染其语音操控、AI智能等,其实是本末倒置,试问如果听都听不舒服,再智能的语音操控又有何用?最终就只能沦为一个遥控器罢了。
大量类似的产品的出现,让音频领域的整体音质在不断退步。而从整个声音的链条来看,像QQ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客户端的音源条件越来越好,CD级音质的音源不再难得。当用户的音源的条件越来越好,音箱作为输出的最后一环,反而不断退步,成为了最大的瓶颈。
当5G时代到来,音源的体积将会更不敏感,相信很多直播也会采用更高的码率来传递声音,高品质声音的时代会全面到来。这种情况下,用户对音质的需求将会觉醒,而智能音箱的竞争,势必会在已经趋同的智能化上,开辟音质新战场。
华为Sound X虽然只是第一代,但是在音质上,已经将智能音箱的标准大大提升,已经有和过去两三千元2.0 Hi-Fi音箱比肩音质的资本。在好声音的前提下,华为又融合了智能音箱的基本要素,它可以受益于华为手机的相融性和便捷性,以及华为Hi Link智能互联生态的融合,其连接和使用的便利性是其它Hi-Fi音箱无法比拟的。
所以,华为Sound X的出现,其实是历史趋势发展的必然,也是技术累积后的必然,它代表了一个新的分支——Hi-Fi级智能音箱。在过去,所谓的“木耳”用户越来越多,是因为受音源、播放设备所限,用户如果不通过现场的AB测试,在劣质音源和设备的影响下,对好声音的敏感度在不断的麻木。当新时代到来,高品质音源易于获得、不再稀缺,智能音箱也进入音质竞争的趋势,多重熏陶之下,相信“金耳朵”也会大量出现,对音质的高要求,也会像如今用户对智能手机屏幕、拍摄、速度的高要求那样,变成普遍现象和更加理性的消费观念,而智能音箱除了诸多的智能特性之外,也将重回到注重音质的正确之路。
Hi-Fi化将是未来智能音箱的一个重要产品分支,让我们能在智能时代重新找回好声音应该有的纯净、感染力与心灵共鸣。请远离那些在音质上粗制滥造的所谓“电子潮品”,重新回到对好音质的朴素追求。在我看来,一款音质优秀的音箱,并非冰冷的电子器物,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我们的审美和品位,是可以抚慰心灵的精神伙伴。
---------------------------------------------------------
免责声明:
1.本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2.本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child.content}}
{{question.question}}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