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EmTech China全球新兴科技峰会在京举办 宜信廖俊霞:长期资本助力硬科技时代

  • 来源: 厂商投稿   2019-12-16/20:43 访问量:
  • 2019年12月13日-14日,第三届EmTech China全球新兴科技峰会在北京举办,这是EmTech全球新兴科技峰会第三次在中国大陆举办。本次峰会以“发现改变世界的新兴科技”为主题,围绕“未来重构”“智能供应链”“AI+算力”“赛博未来”“探索能源的物理世界”“5G已来”等六大议题,以技术与商业的结合为主线,邀请世界级科学家、科技公司领袖、行业专家等共同探讨颠覆性新兴科技的发展路径。与嘉宾们一起亮相峰会的还有他们的“小助理”——其中6位宜信客户子女经过重重筛选,担任嘉宾助理和峰会志愿者。两天的活动中,他们与嘉宾互动交流,为其进行会议引导和现场翻译。

    作为本次峰会的重磅环节,《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9年“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颁奖典礼于12月14日下午举行,宜信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支持了本次颁奖典礼。宜信财富私募股权母基金管理合伙人廖俊霞与《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版权与社区运营副总裁Antoinette Matthews、《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副出版人陈序、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兼联席CEO米磊等嘉宾出席了本次颁奖典礼。

    图片1

    宜信财富私募股权母基金管理合伙人廖俊霞(左4)

    为《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9年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获奖者颁奖

    定义科技的未来,青年将是最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自1999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都会评选出35位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创新者,涵盖范围包括生物医疗、智能计算、新能源、新材料等几乎所有新兴技术领域;并与中国地区独家合作伙伴DeepTech一道将榜单落地中国,推出《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青年35人”,旨在遴选出中国35位35岁以下最具创新潜力的科技青年。每一位获奖人身上,都充满着新兴时代的希望与力量。本届颁奖礼上,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陈丹琦、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博士后邓磊、清华大学副教授方璐等35位在具有产业化潜能的领域方面坚持科研使命的科研人士获奖。其中有超过半数的获奖者,都取得了世界级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与发现。

    当天,宜信财富私募股权母基金管理合伙人廖俊霞也就“长期资本助力‘硬科技时代’”发表主旨演讲。她用数据对比了中美科技投入产出效率,“从1996年到2016年,中国R&D投入的增长非常快。1996年,我们只是美国的百分之七点多,但2016年时,已经达到了美国的88%左右,所以我们国家科研的投入增长是非常迅速的。”同时,她指出,“我们和美国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却差距非常大。过去二十几年,中国的科技投入对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基本上是在20%上下浮动,有12年时间是低于20%的。而美国大部分时间是在40%左右上下浮动,而且还有很多年超过50%。”

    图片2

    宜信财富私募股权母基金管理合伙人廖俊霞在现场发表主旨演讲

    在分析这些投入没有带来期望中的经济增长的原因时,廖俊霞指出,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是,在这个领域真正能够耐心地帮助硬科技,帮助原创科技走向商业化的长期资本太少。她例举了依图、G7、MOMENTA等案例来解释底层技术也在各个行业需要得到不同场景的落地和应用。其中,她用科创板原研药第一股——微芯生物的案例,来说明长期资本对于创新技术、创新想法从实验室走到真正的商业化,成为经济增长推动力的重要性。

    廖俊霞还分享了宜信财富私募股权母基金在过往很长时间内与私募股权基金一起合作,支持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从2014年到现在,我们在多个硬科技赛道上都有很全面的覆盖。5年来,我们在国内、国外人民币+美元合计管理了280亿左右的资产,投资的基金超过了200支,覆盖的企业超过4000家,其中已经有接近200家在国内和境外上市或挂牌,仅国内被投基金的综合规模就超过了2000亿,为中国市场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创新创业、支持硬科技发展的长期、耐心、有温度的资本。”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硬科技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宏观背景下,硬科技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又需要更长的时间。廖俊霞指出,“在这样的场景下,更需要那些长期、耐心、有温度的资金,来陪伴科技企业和人才,陪伴原创技术的成长以及走向市场,到各个行业里落地应用,这也就是为什么宜信愿意和TR35长期合作,来支持中国科技和中国产业的长期发展。”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