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云桌面哪家强?天翼云国产化云桌面解决方案获业界大奖

  • 来源: 互联网   2019-12-10/16:04 访问量:
  • 12月5至6日,以"创新 融合 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网络空间可信峰会在北京召开,业界五百多位嘉宾共聚一堂,探讨网络可信技术及应用发展最新趋势。会上,中国电信天翼云凭借"国产化云桌面解决方案"的出众表现,荣获"2019年优秀网络可信服务解决方案"奖项,成为峰会焦点之一。

    国产化云桌面哪家强?天翼云国产化云桌面解决方案获业界大奖

    进入5G时代,云计算服务将成为像水、电、气一样不可或缺的企业数字化基础资源,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云桌面就是其中之一。云桌面是基于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的一种应用服务,通过传输协议,将计算和存储迁移到云端,使云端与本地进行连接,实现资源共享的云桌面服务,适用于规模办公应用需求、弹性增加桌面需求、跨区域联网需求、商业信息安全需求及注重工作环境、提升企业形象的客户群体。云桌面凭借简化管理、降低成本、绿色节能、安全可控等优势,正逐渐取代传统PC,为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新能力。

    由于自建云桌面需要高昂的软硬件成本,因此多数企业选择了与专业云服务商合作的方案。目前,国内云桌面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阶段,根据计世资讯(CCW Research)调研数据表明,2018年中国桌面云整体解决方案总市场规模达到154万个桌面,预计在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85万个桌面,2018年至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维持20%。身为国内云服务商的引领者,中国电信天翼云打造的"国产化云桌面解决方案"已经为多地政府、教育、金融、医疗及制造业等多行业合作伙伴提供定制化服务,经受了云桌面市场的严苛考验,获得了普遍的认可和好评,此次峰会再获殊荣,可谓实至名归。

    在本届网络空间可信峰会上,业界专家就云桌面发展作了深入交流和分享,探讨了国产化云桌面解决方案的市场需求趋势,以及行业面对的重要课题。国产化云桌面的发展,离不开对云桌面本质能力的把握,解决"客户为什么要把桌面迁到云端"这个基本面的问题。本次中国电信天翼云获奖的"国产化云桌面解决方案",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启示——客户需要是一个无处不在的桌面系统,一个属于客户自己的、随时可用、高效灵活的桌面系统。因此,国产化云桌面的关键任务之一,就是解决云桌面标准化与个性化、兼容性与安全性等问题,把云桌面定制成为更适合国内企业实际使用需求和场景的云办公利器。

    据了解,中国电信天翼云"国产化云桌面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了快速获得、按需付费、简化运维的云桌面系统,在深入洞悉企业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提供按需创建,即创即用的云桌面,无传统PC/VDI数月或数周的硬件采购、 部署、上线周期。采用这套云桌面方案,企业无需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PAYU模式(Pay As You Use)可以按需扩容减容,灵活控制成本。云桌面完成部署,上线运行之后,企业只需承担少量简单的运维工作,其他VDI软件运维以及所有硬件基础设施运维工作由天翼云负责。这些实实在在的技术和服务优势,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将繁重的桌面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工作交给中国电信天翼云。

    在定制企业云桌面系统方面,天翼云保持了与传统PC使用一致的良好用户体验,键鼠、显示器、手机、电脑、PAD等多终端无缝衔接,远程管理数据,随时随地处理公务,且支持多种外设,如 USB、打印机、扫描仪等,确保业务运行方便快捷。在安全性方面,中国电信天翼云云桌面提供多重保护,包括终端与数据分离,数据不落地;数据传输过程采用TLS加密;VPC隔离,与其它租户安全隔离;安全组控制网络访问,可自定义安全组;用户身份AD认证鉴权;外设通道可管控,支持只读重定向,数据不可拷贝到外设存储等安全保障,让业务数据安全无忧。

    "未来早已到来,只是分布不均而已。"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揭示了科技改变人类的进程。云办公时代的到来,让云桌面未来发展拥有广阔的市场,国产化云桌面也将逐渐成为主流并走向国际化发展之路。中国电信天翼云凭借云网融合、专享定制、安全可信的综合优势,打造稳定高效、灵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产化云桌面解决方案",为各大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优质服务,切实推动着云计算技术的落地应用,在行业进步、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免责声明:

    1.本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2.本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