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MatePad Pro双12首销在即,创新科技照亮平板行业新航向

  • 来源: 互联网   2019-12-06/17:19 访问量:
  • 近期,华为发布了旗下重磅产品华为MatePad Pro,这款定位商务轻办公市场的旗舰平板凭借顶级的硬件配置、卓越的软件创新,成功吸引了外界强烈关注。

    硬件配置上华为MatePad Pro拥有目前平板市场最为轻薄的机身,仅约460g,便于携带。无论是出差、旅行亦或是日常上下班,用户都可以轻松携带,完全避免普通笔记本所带来的负重感。当然有人会问,这么小的机器性能行么?能满足日常办公需求吗?那就看看华为MatePad Pro的其他配置。

    华为MatePad Pro采用了一颗麒麟990的芯片,这是目前华为最新性能最强的旗舰芯片,采用目前业界领先的7nm工艺,在性能与功耗上拥有卓越的表现。麒麟990芯片,也是目前移动芯片市场性能最强的产品之一,反馈到用户实际体验就是:好用不卡,超级流畅,超强续航,超级耐用。

    作为商务轻办公工具,华为MatePad Pro自然也是配备了键盘、手写笔。此次华为配备的手写笔——HUAWEI M-Pencil可谓是亮点颇多,值得一说。首先在充电方式上,HUAWEI M-Pencil采用了创新的磁吸无线充电方式,相当炫酷。手写笔闲置吸附于平板侧边时也进行无线充电,在使用体验上完全实现了充电“无感”化,想用即用。对于用户而言,HUAWEI M-Pencil最大的价值在于办公效率的提升。华为针对HUAWEI M-Pencil定制了记录软件Nebo,用户无论是会议记录还是灵感捕捉,都可实现最自然、快速的书写记录,同时该软件具备强大AI记录能力,可实现智能格式编排,用户可以直接用手写笔绘制图表,双击两下屏幕后,手画的图表自动排列整齐,拉直线条,形成印刷体图表,相当便捷。可以说,配备HUAWEI-M Pencil的华为MatePad Pro不仅仅是用户办公效率的提升,更是用户办公体验方式的全面升级。

    另外,不得不说的就是华为MatePad Pro自带的多屏协同与全新升级的平行视界两项创新。多屏协同是用于目前商务办公设备(平板)与手机之间联通。一边留意手机一边看着电脑屏幕是目前商务办公人士的普遍办公现状,华为MatePad Pro所自带的多屏协同彻底解决这一痛点。多屏协同在用户完成手机与平板的连接后,用户可以在华为MatePad Pro上直接控制手机,无论是打电话、发消息、玩游戏都不在话下。两台设备之间的文件共享也可通过直接拖拽进行共享,大大提升了日常办公的专注度与效率。

    而全新升级的平行视界,同样也是平板操作效率提升的重大创新。在华为MatePad Pro上,用户可以进行“单个应用分屏操作”。简单来说,在在华为MatePad Pro上你可以左边看着今日头条的首页新闻推荐,右边阅读正在打开的文章详情。全新升级的平行视界给平板带来的操作效率提升简直是颠覆性的。

    华为MatePad Pro的推出,让我们看到了华为对于平板商务轻办公化的深入思考,多项创新均是目前平板行业亟待解决或正缺失部分的补充。毫无疑问,通过实际表现,华为MatePad Pro称得上是一款引领行业的创新产品。与此同时,华为MatePad Pro的推出不仅完整了华为Mate家族产品线,进一步向华为所倡导的“全场景智慧体验”迈近,同时也填补了商务轻办公平板市场安卓产品的长期缺位。

    据悉,华为MatePad Pro已正式发布,并将于12月12日正式开售,其中6GB+128GB WIFI版售价3299元,6GB+128GB LTE版售价3799元,8GB+256GB WIFI版售价3999元,8GB+256GB LTE版售价4499元,用户可通过华为官方商城、各大授权电商、华为体验店及线下门店进行预购。此外,华为双十二优惠活动也已热力开启,预定可享百元优惠,评价晒单可赢好礼,华为天猫官方旗舰店尊享0元抽奖赢华为MatePad Pro活动,更多优惠可登陆华为商城及各大电商平台华为官方旗舰店了解。

    详情请戳: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id=607884046949

    ---------------------------------------------------------

    免责声明:

    1.本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2.本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