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华为进军PC行业,外界体会到的不只是大象转身的震惊,还夹杂着不小的困惑,因为和智能手机相比,PC看起来更像是夕阳产业。一方面全球销量裹足不前,另一方面手机不断蚕食用户原本使用PC的时间。不过很快人们就发现,在PC领域没有包袱的华为将智能手机的成熟理念和创新技术成果不断运用到新产品上,其大刀阔斧的革新、家族创新基因的传承都让业界赞叹、让消费者欢喜。
华为第一代产品在MWC上,以PC平板二合一的形态推出,跨界混合的基因带来良好反响;到了华为二代PC产品MateBook E、D的推出,带着强烈的智能手机技术创新基因,轻薄本根基站稳;2018年MateBook X Pro旗舰机型发布,让华为成为PC业界极具分量的新玩家。这一“新物种”的诞生——全球首款全面屏笔记本,一键指纹解锁登录,可触摸操控的屏幕等硬核科技受尽赞美;接着MateBook 13/14主流轻薄本应运而生,家族式硬核技术有了“一碰传”的加持,在全球业界也获得广泛赞誉。
时间来到2019年,华为PC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品体系,并纷纷推出迭代升级款。时隔两年的华为MateBook D系列也在11月25日迎来全新升级,在全新MateBook D身上,依然可见的是MateBook家族烙印:全面屏窄边框、隐藏式摄像头、一键指纹解锁登录等前卫设计,不仅传承了华为的创新科技,更体现了华为"站在未来、定义现在"的前卫布局,显露出华为在笔记本行业的创新眼光。
“全面屏窄边框”设计,全面领衔
从2016年华为发布首款MateBook产品开始,到2018年华为MateBook X Pro确立了“全面屏”的家族设计语言,华为PC业务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作为横跨手机和PC两大业务的智能终端厂商,华为率先将风靡手机领域的“全面屏”设计运用在PC领域。
全新MateBook D系列也延续了“全面屏”设计语言,采用了三边窄边框设计,其中MateBook D15的屏占比更达到87%,这在同价位轻薄本领域比较罕见。而“全面屏”设计不仅给全新MateBook D系列带来了更大的视野,还充分利用了机身面积。
MateBook D 14/15全面屏设计让小机身兼顾大视野。此外,全新MateBook D系列采用了1080P分辨率 IPS高清大屏,拥有178°的宽广可视角度,并具备雾面防眩光设计,以及德国莱茵低蓝光认证,为职场新锐的日常办公提供了方便。
隐藏式摄像头,实用又安全
2018年,华为MateBook X Pro首创的“隐藏式摄像头”设计之巧妙更上一层,成为了后续MateBook家族的“标志性”设计。
全新MateBook D系列也延续了隐藏式摄像头设计。在用户平时不用摄像头的时候,它被巧妙隐藏在键盘区下方;一旦需要进行视频聊天或视频会议时,只需要轻轻按一下摄像头键就可以弹出摄像头,从而节省屏幕区域的宝贵空间,助力拓展屏占比;同时也减少了整机的开孔数量,最大化利用了机身内部的有限空间,提高了一体化美感;当然,隐藏式摄像头也有助于保护用户隐私安全,再也不怕“黑客”远程控制摄像头对用户进行窥视和监控了。
一键指纹解锁登录,安全高效
说到指纹识别,这早已成为了笔记本电脑行业的“标配”,但目前大多数的笔记本电脑都是采用“独立开槽”设计,哪怕“万元级”产品。这种设计不但会破坏掌托区域的美感,而且还会增加用户登录桌面系统时的认证步骤。全新MateBook D系列则采用了MateBook家族中标志性的“一键指纹解锁登录”设计。
很好理解,就是将指纹识别模块隐藏在了电源按键下方,从设计思路上与“隐藏摄像头”设计如出一辙。这种将电源键与指纹模块合二为一的设计,既避免了独立开槽的诸多弊端,又简化了用户登录桌面系统的繁琐步骤;从以往“开机-提示扫描指纹-扫描指纹-登录系统”的步骤变成了“开机直达桌面系统”,不仅显著提升了登录效率,更保障了用户的系统安全。
全新华为MateBook D系列另一大亮点还在于配备了华为“多屏协同”功能,它可以实现笔记本和手机双系统同屏显示,设备联通后,顷刻实现“电脑即手机”,可利用MateBook键鼠、输入法等硬件能力处理手机信息, 在一个PC设备上完成两个设备的任务,以及在MateBook上打开丰富的安卓手机应用,再也不需要在两个设备屏幕之间反复切换,只需要聚焦于PC屏幕,任务处理更高效。
华为在整个PC业务上做了很多创新功能,每次的新品发布都让人眼前一亮。这一次,华为自下而上将最受用户追捧的家族式设计和创新功能集于新品一身。毋庸置疑,全新MateBook D系列从内到外,都流淌着MateBook家族的血液。目前华为MateBook D Linux版本已开始销售,我们有理由相信全新MateBook D系列会引领岁末年初PC换代潮,让更多年轻消费者都享受到MateBook带来的便利。
---------------------------------------------------------
免责声明:
1.本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2.本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child.content}}
{{question.question}}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