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ULED到叠屏,海信是如何死磕画质的?

  • 来源: 发号网   2019-11-25/10:09 访问量:
  • 海信作为国产电视领头羊,国内销量一直领先。有人说,海信的崛起是押对了液晶电视普及发展的浪潮,其实,50年如一日专注显示技术才是海信今日成就的根源。

    液晶王者:坐拥信芯和ULED

    在液晶电视的技术发展上,海信可以说是国产品牌中积淀最深、技术实力最强的。决定液晶电视画质最关键的两大因素:背光和芯片,海信具有全球领先的自研能力。

    早在2005年,海信就发布了中国首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彩电芯片——信芯。今年发布的第三代Hi-View Pro超高清画质引擎芯片,更是海信多年来芯片技术的集大成者。

    搭载这款最新芯片的海信U7E、U8E电视,在色域、对比度、清晰度、流畅度等方面有了全面提升,画质表现继续领跑第一梯队。

    海信U8E

    海信一直将旗舰电视称作“ULED电视”,ULED也就是“Ultra LED”,即多分区布光独立控制发光二极管。这项技术的本质就是“背光系统”。海信ULED技术目前已获得13项发明专利,包括美国、欧洲专利授权。

    基于该技术,海信曾研发出了拿下CES全球年度显示技术金奖的U9电视,背光分区超过1000,全球第一。

    首发叠屏:突破液晶天花板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一家企业也是。液晶显示让海信跻身世界一流电视品牌,但诞生已经40多年的液晶电视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依靠背光源发光的技术原理决定了液晶显示在对比度上具有天生的软肋,几千:1的静态对比度在动辄几百万:1的OLED和microLED面前几乎抬不起头。

    经过和上游厂商的共同技术攻关,海信在今年推出了全球首款叠屏电视——海信U9E,创造性地采用上下两块面板的叠屏显示方案,实现电视画质指数级的提升,彻底打开了液晶显示技术的天花板。

    具体来说,叠屏电视是在液晶电视彩色面板和背光源之间,增加了一层控光面板。海信U9E采用的方案是,在一块彩色4K(3840*2160)液晶面板上叠加一块2K(1920*1080)灰度液晶面板,后者即充当了控光面板。

    这样一来,海信U9E的背光分区数从此前最高的1000+飙升到了200万+,达到150000:1的超高对比度,实现了真正的像素级控光。

    虽然距离OLED电视每个像素单独控光还有一定差距,但更低的成本让普通用户就能轻松享受到这一技术福利,也不必担心OLED电视存在的烧屏和老化问题。

    从1969年建厂到2013年推出自主创新的ULED技术,再到2019年全球首台叠屏电视亮相,专注显示技术,死磕画质已经成为海信的标签,也代表了中国制造在全球显示领域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

    免责声明:

    1.本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2.本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赞(0)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