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教育行业的结合与关键因素

  • 来源: 砍柴网   2019-10-21/17:40 访问量:
  • 1980年,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在美国诞生,然而由于其通话质量不佳、保密性差以及信号不稳定的原因,并没有得到广泛商用。

    时间行至1990年,欧洲在移动通信领域开始崛起,GMS的成功让移动电话在2G时代爆发。

    3G初期,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先后于2000-2003年推出了3G的商用服务,而在彼时,市场提升实则受到了较大阻力——

    • 手机耗电量高、电池寿命短

    • 运营商资费昂贵

    • 恰逢经济危机,催生的相关产业低迷

    • 用户对于场景化、功能性需求弱,没有构成核心痛点

    我国实际大范围启用3G已是2008年,相关产品、业态已较为成熟,故而非业内人士对3G初期的低谷并无过多感知。

    时隔两年,4G进入大众视野,挥去上一代初期的层层阴霾,在迅速成熟的市场环境及用户需求的催生下,4G成为移动互联网大跃进的重要推动力。

    今天5G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万物互联更大的想象空间,所有行业都在积极拥抱5G,也在不断审视产品与未来结合的合理性。

    5G会不会创造更多的伪需求?

    5G如何赋能现有产品?

    5G如何进一步开发用户的潜在需求,甚至创造新需求?

    如此的声音在行业内萦绕不绝,APICloud作为在移动开发行业的知名技术服务商,总结了5G时代下需要关注的核心要素——

    硬件设备:虽然5G会致使手机这样的硬件产品耗电量增加,但对于大部分可搭载5G的产品,已具备了较为成熟的解决方案,不仅如此,除了手机、IoT等常用设备外,在VR、AR、视频设备、智能家居等产品中,5G的应用空间十分巨大。

    产品能力:基于5G网络切片,在能力应用端将得到大幅提升,这样的能力在各种产品端得到体现,而在众多专业解决方案及应用场景中,需求扩大化的特征越发明显。

    运营商:目前国内5G的资费尚处预约状态,资费将在很多场景中影响到产品应用能力,而由于5G特性致使楼宇内信号不佳以及基站在二三线城市覆盖周期长的问题,都将是制约产品的因素,但根据已公开的资料显示,相关配套解决方案和资费正在逐步完善。

    全面云化:5G时代网络功能和业务应用都可运行在云数据中心上,这将大幅降低很多场景中对硬件设备的依赖,云端高性能设备将成为各种场景需求中的主力军。

    用户需求:目前用户端对5G能力的核心痛点感知并不明显,在此过程中企业需发挥自身的产品能力,加强5G能力的有效应用和落地。

    5G与教育行业的结合

    5G带来的高质量视频传输、通话,使在线互动变得触手可及,为在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技术和载体支持, 而在线教育模式高效、便利、资源互通、低门槛、低成本的特性,打破了传统教育地域、时间等限制。

    对于教育行业而言,产品能力一直是其核心所在,5G对于产品端的赋能将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除了具备大带宽、低时延能力外,5G还将聚合人工智能、大数据、IoT、视频流化等多种能力,覆盖场景包括虚拟课堂、游戏化课程、VR实验、行为追踪与AI分析、K12教育启蒙、智慧校园解决方案等。

    对于5G的应用能力与场景,本文难以阐述全面,为此在10月26日,APICloud特在北京举办了一场【教享科技 育见未来 - 5G时代下的教育】线下沙龙活动,届时邀请了三节课、网易有道、华为云的专家,从产品、服务、功能等方面全线出发,与大家共同探讨5G与教育行业的未来发展与变革。

    ---------------------------------------------------------

    免责声明:

    1.本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2.本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赞(0)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