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评:华为路由、TP-Link、小米路由谁的双频切换体验更好?

  • 来源: 第一产经网 2019-04-23/13:25 访问量:
  •  

    自2017年9月,伴随华为路由WS5200和WS5100等一系列产品的上市,华为正式打响了“真双频路由器”的概念。真双频即双频自动切换,路由器将2.4GHz和5GHz两个频段合二为一,并通过实时分析终端设备的信号情况,自动为其切换连接更好的Wi-Fi频段,真双频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让用户最大限度的将干扰更少、速度更快的5GHz Wi-Fi使用起来。

    (来自电商网页截图)

    随着华为路由借助“真双频技术”的热销,TP-Link这家行业霸主以及小米这家新兴路由器厂家的主力型号也都开始支持双频自动切换,如下为TP-Link路由器(左图)和小米路由器(右侧)的京东宣传页面。

    (来自电商网页截图)

    华为路由、TP-Link路由、小米路由这三家主要路由器品牌都支持双频自动切换,虽然时间上有先有后,但消费者更关注的是谁的体验会更好?今天拿到了这三家路由厂家的主流型号,分别为华为路由WS5200增强版、TP-Link WDR5620千兆版、小米路由器4,如下图:

    (从左依次是华为路由WS5200增强版、小米路由器4、TP-Link WDR5620千兆版)

    针对双频自动切换,主要测试两个项目:

    1、切换成功率:包括从近处向远离路由器的方向走时5GHz向2.4GHz切换,以及从远处向路由器靠近时2.4GHz向5GHz切换;

    2、切换速度:包括从5GHz向2.4GHz的切换速度,以及从2.4GHz向5GHz的切换速度。

    这里再次普及下为何要进行双频切换,因为2.4GHz Wi-Fi相比5GHz覆盖更广,但是5GHz相比2.4GHz速度更快、干扰更少,特别是对于手游玩家来说,连接5GHz只要信号不错,基本上就可以告别卡顿,但太远或隔墙之后5GHz信号较弱的情况下就需要切换到穿墙更强的2.4GHz信号了。

    本次测试主要通过《Wi-Fi测评大师》这款软件中的一个工具“分布式测试”来观测到是否在双频之间发生切换、以及切换的速度。双频切换实际也是在两个相同名字的Wi-Fi之间进行,所以用分布式测试工具是可以测试双频切换体验的。不得不说这款软件还是非常专业和强大的。

    (Wi-Fi测评大师软件截图)

    (本次测试户型图)

    测试过程:

    1、初始连接5GHz,从客厅走到中间次卧,在次卧停留2分钟观察是否发生切换,并记录切换时间,每个产品测试10次;

    2、初始连接2.4GHz,从中间次卧走到客厅,在客厅停留2分钟观察是否发生切换,并记录切换时间,每个产品测试10次。

    来来回回走了30次,最后的观测数据是什么呢?成功率我们直接做了统计,用表格进行呈现,由远及近和由近及远两个方向的切换成功率如下:

    双频之间切换的速度,我们则统计了每个产品发生切换的平均值,如下图:

    部分测试截图,如下图,从左至右分别为华为路由、小米路由、TP路由。

    看到这样结果,你是否会发问:华为路由为何能在双频自动切换这个领域比TP和小米做的要好呢?除了先发优势之外,华为路由还有哪些技术优势呢?从网上公开的各方消息,我们汇总可知:

    1、华为早在2014年就开始研究Wi-Fi多热点漫游切换和双频切换的技术,其团队研发的一项专利技术“一种无线中继设备的中继方法及无线中继设备(专利号:ZL201110437651.3)”,获得了华为公司内部年度十大专利奖和2017年国家专利金奖,这项专利能够从众多专利技术中脱颖而出,最突出的价值在于提出了第二代Wi-Fi中继器基础架构,解决了传统Wi-Fi中继器应用场景中信号弱、难管理等问题,是物联网、智能家居、家庭、企业Wi-Fi等众多应用场景中互联互通的关键基础技术,也是华为推出真双频技术的基础。

    2、通过精准的跨频段信号强度检测算法,华为路由能够知道连接终端所处位置的实时的双频信号质量,并基于大量的实际家居环境模式及大数据设定了双频切换的阈值。

    3、华为路由已经全面支持802.11v无线切换协议,并且能精准识别11v终端(目前主流品牌的手机如华为、苹果、三星、OPPO、vivo等均已支持802.11v),并通过精准的11v协议实现双频之间的快速切换,切换时间小于100ms,可以说这个速度可以保障你在微信视频或者手机玩游戏时都不会感受到卡顿。

    ---------------------------------------------------------

    免责声明:

    1.本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2.本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赞(0)

    驱动号 更多